当热点降温,反而是复盘与打磨工作流的好时机。以下内容基于一位大厂增长专家的实践:他在月活上亿的产品里用 ChatGPT 做数据分析、营销方案、slogan、拉新召回文案;离职后,又用 ChatGPT 写书、做插件、做网站、写脚本,开启自媒体生涯。本文按“通用技巧 → 工作效率 → 写作与学习”三层结构拆解这些方法,并给出可即用的 prompt。

1. 通用技巧:让模型更懂你

  1. 扮演专家:指定“具有 20 年经验的世界 500 强营销顾问”等角色,让输出更专业。
  2. 透露身份与水平:说明自己是 Python 初学者、营销新人或资深 PM,帮助模型调整解释深度。
  3. 控制长度:明确“写 800 字”“控制在 5 句话内”,必要时让模型重新生成。
  4. 一步步思考:提示“逐步推理、展示计算过程”可提升逻辑题准确率。
  5. 补充背景:交代业务目标、用户画像、现状约束,让回答贴合实际。
  6. 结构化 prompt:习惯性写“角色 + 背景 + 任务 + 输出格式”,简化沟通。
  7. 自定义指令:在 ChatGPT 的 Custom Instructions 中预设你的身份、偏好,省去重复说明。

2. 工作效率:营销、产品、周报一站式

2.1 营销与增长

  • 数据分析:把 CSV 摘要贴给模型,要求“逐列解释、指出异常”,再配合 Python/Jupyter 做验证。
  • 活动方案:输入竞品策略与限制条件,让模型脑暴 3 个主题;需要更深入时,可让其输出 PRFAQ 或 4P 分析。
  • 拉新/召回文案:给定用户分群 + 活动目标 + 渠道(短信/push),一次生成多版本文案,节省 A/B 初稿时间。

2.2 独立产品与运营

  • PRD/需求拆解:描述想法,要求模型扮演资深 PM,生成 PRD、用户故事、验收标准。
  • PRFAQ:套用亚马逊方法,先写假新闻稿与 FAQ,再决定要不要做。
  • 插件/脚本开发:用自然语言描述需求,要求模型输出开发步骤、代码片段和调试方式。
  • 周报:用 few-shot 提供历史周报,输入本周事项,模型即可对齐风格输出。

2.3 思路拓展

  • 头脑风暴:当需要主题营销、产品定位时,让 ChatGPT 给出若干方向,快速破冰。
  • 角色植入:在工作流中“雇佣”一个虚拟产品经理、编辑、运营,弥补单人团队的人力缺口。

3. 写作与学习:从内容生产到深度阅读

  1. 提示词模板化:把常用笔记、小红书探店、视频脚本等结构总结成模板,反复调用。
  2. 润色与翻译:让模型扮演 20 年编辑、指定作家口吻,提升文本质量;也可用多种风格翻译句子。
  3. 大纲→写作:先让模型生成 10~20 节的提纲,再分节写作,避免 token 限制带来的遗忘。
  4. 书籍速读:直接提问《思考,快与慢》等书的核心要点,或让模型根据目标推荐阅读章节。
  5. 概念解释 + 例子:学习新主题时,让模型解释概念并举与你行业相关的案例。
  6. 自测与考题:读完章节后,请模型出题检验掌握程度。
  7. 笔记整理:你负责随手记录,ChatGPT 负责整理成结构化读书笔记或书评。

4. 写作、副业与自媒体

  • 邮件/公文:ChatGPT 擅长正式、结构化文本,可快速生成英文回复、申请信。
  • 周报/总结:输入关键信息,让模型按指定模板输出,保持团队格式一致。
  • 小红书/短视频脚本:用受众画像 + 内容结构 + 语气要求约束模型,生成可直接演绎的脚本。
  • 书籍与网站:用 ChatGPT 生成初稿、目录、章节,再自己润色;可结合 AI 阅读助手让模型总结书籍。

5. 将经验落地:AIBox365 的角色

当网络、账号或支付限制阻挡了官方 ChatGPT,可同时使用 AIBox365 GPT 中文站

  • 免翻墙、人民币结算,价格约为官方四分之一。
  • 集成 GPT-5/5.1、GPT-4o、Claude、Grok 等 10+ 模型,可在“多模型对比”中验证提示词效果。
  • 支持子账号、日志留存、API 调用,方便团队协作与审计。
  • 自带巡检与多域名热备,保证工作流不因网络波动停摆。

静下心把这些技巧写成 SOP、模板和自定义指令,让 AI 真正融入你的工作流,而不是追逐短暂热点,才是 2025 年之后的正确姿势。